发布时间:2023-06-15 06:00:12来源:土拨鼠手游网作者:最新访问:
路上有瓷器,工作场所也有瓷器吗?这是真的,被称为“劳动瓷器”。个别工人特别利用用人单位法律意识薄弱、就业不规范的管理漏洞,故意制造劳动争议,俗称“劳动瓷器”。
近日,深圳一名员工打算通过“劳动碰瓷”获得赔偿,结果被法院揭露,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。
据报道,2021年12月20日,刘某加入某餐厅,担任湘菜炒锅师傅,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。仅仅两天后,也就是12月22日,刘某因“员工饭量大”被解雇。
刘申请劳动仲裁,想非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,被驳回。刘拒绝接受,并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刘在审判中表示,他没有办理书面入职手续,与餐厅达成口头协议,并提交了微信聊天记录、体检介绍信、职业健康证明等证据,证明他与餐厅有劳动关系。
法院调查发现,自2017年以来,刘在深圳法院涉及10多起劳动纠纷案件,涉及多个用人单位,起诉用人单位赔偿非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、两倍工资差额等,仅2019年就涉及7起。
经审理,法院认为刘在一家餐厅工作了两天,还没有办理入职手续,即被餐厅以“员工饭量大”为由解雇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。
从涉及的大量劳动纠纷案件分析来看,大部分都是诱导用人单位以消极怠工、主动找茬等方式解雇,然后向用人单位索赔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。
诚信原则是中国公民从事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。刘通过“劳动瓷”要求赔偿,违反了民事主体应当遵循的诚信原则,法院不予支持。
综上所述,法院驳回了刘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的诉讼请求。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 |